专题二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在人体内是慢慢蓄积的,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使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下列关于铝中毒的防治策略正确的一组为()①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铝资源,从根本上减少铝的排放和流失。②有节制地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接触或沾染。③改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丢开Al(OH)3制剂,改用胃动力药物等。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法消除或减轻铝毒危害,如改进水处理工艺,采用新型产品和高新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氯化铝溶液:Cl-+H2O===OH-+H2↑+Cl2↑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2H++Mg(OH)2===Mg2++2H2O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D.用胃舒平Al(OH)3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症:Al(OH)3+3H+===Al3++3H2O3.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4.用坩埚钳夹住刚用盐酸充分处理过的一小块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火焰温度太低不能使铝燃烧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C.铝的熔点比氧化铝的熔点高D.用盐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5.现有100mL3mol·L-1的NaOH溶液和100mL1mol·L-1的氯化铝溶液:(1)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氯化铝溶液中;(2)将氯化铝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种操作的结果是()A.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B.现象相同,沉淀量也相等C.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D.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6.已知铜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NH3)4]2+Cu2++4NH3。某混合液中含有Ag+、Fe3+和Al3+,可以按下列流程图加以分离和鉴定:(1)写出滤液A中主要的阳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步骤②中生成沉淀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液G中的金属阳离子的鉴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过程中B和D的操作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B和D均为简单操作)。(3)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5)调节pH至4.0~4.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和x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C物质可选用______。A.NaOHB.AlC.氨水D.Al2O3E.NaAl(OH)48.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铝与Cl-反应,铝与不反应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D.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