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2外交关系的突破达标训练人民版必修1基础夯实1.(2015安徽文综)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D2.右图摘自2008年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博甘,1971年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37年前的那次握手”表述正确的是()(导学号52430085)A.意图是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B.为中美两国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大门C.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首次正式接触D.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解析“37年前的那次握手”指1971年乒乓外交,起到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效果,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故A项说法正确。答案A3.下图漫画《乒乓外交》反映了()A.中美关系的缓和B.中美关系的对抗C.中美关系的破裂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4.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B.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解析当时美国仍主张以“双重代表权”形式,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项错误;在与日本建交前,中美关系就开始走向正常化了,故B项错误;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答案D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形成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D.中苏关系缓和答案B6.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该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应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主要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答案D7.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D8.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解析根据曲线图,1972年建交达到最高峰,这是因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项。答案C9.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说明()A.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B.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答案A10.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A.暗喻中日将结盟B.夯实中日友好基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