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_第3页
3/6
第2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重点:宋明理学的阶段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教材整理1理学的产生1.背景(1)唐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重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唐宋以来儒家学者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2)面对困境,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改造创新,以维护封建统治。2.产生(1)王安石创立了“新学”,并以其为指导,实行变法。(2)官僚地主集团反对王安石变法,把理学作为他们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3.含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4.影响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三教合一”的认识“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教材整理2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地位北宋重要的理学家,是理学思想的奠基人。2.主张(1)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3)道德观:强调“克己复礼”,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封建纲常。教材整理3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思想主张(1)“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理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故又称“天理”。(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2.影响(1)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尊崇为“大贤”,其地位仅次于孔孟。(2)朱熹的理学还跨出国门,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官学”,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教材整理4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心学的形成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王阳明的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3.思想主张(1)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达到“致良知”。4.心学的流行(1)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要人们接受客观外界的“天理”。(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要人们恢复内心固有的“天理”。(3)恢复比接受来得容易,所以心学一出现,很快就流行起来。宋明理学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格物致知。2.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探究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解读史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由史料一中“二程”的“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和朱熹的“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可得出他们在认识论上的主张,进而分析其进步作用。史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由史料二中关键语句“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来总结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和朱熹提出的主张。有何进步作用?【提示】主张:“格物致知”。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2.根据史料二,归纳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提示】“心外无物”、“致良知”。【史论拓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认识论“格物致知”“反省内心”“致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主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3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