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5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1.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符合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故B项正确。2.(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A.农业合作化B.现代企业制度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3.(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分地”可知是指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4.(2017·海淀期末)右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时农民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联产承包好”体现在()A.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关系C.加速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D.推进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答案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5.(2017·东城期末)某同学试图运用史实解读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为甲、乙、丙),其中合理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甲图B.国民经济调整——乙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乙图D.经济体制改革——丙图答案D解析甲图是反映建国初的经济结构图,乙图是反映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图,丙图是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6.(2016·新疆学业水平测试)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7.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2016·浙江10月选考)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下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故C项正确。9.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0.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A项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项指建国初期,C项指改革开放前,三项均与图示时间不符合。[能力提升]11.1978年冬天,小岗村农民冒险签订了一份要求“分田”契约,同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了文件明确写的是“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1983年以后,包产到户在全国推广这反映了()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决议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