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2疏导引导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主要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⑤“抵制外货”、“发展实业”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而且也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发展状况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3.主要特点①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程度有限。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外国资本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仍然超过民族资本。④近代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4.影响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5.结果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原因(1)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的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产的复苏。(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3)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和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2.发展状况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以及新兴的工业部门也都有较大发展。对外贸易也趋于活跃。3.结果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又艰难的。4.对币制改革的认识(1)目的:为防止白银外流(2)时间:1935年(3)内容:①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白银,违者全数没收,其他银行发行的钞券逐渐由中央银行钞票换回;②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等均应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③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以稳定法币兑外汇的比价。(4)评价:这次改革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官僚资本则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具有超经济掠夺方式。除剥削产业工人以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在旧中国,它是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主要原因①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民族工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原料。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也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③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④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使得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⑤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