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文化运动知识点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政治方面:反动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思想方面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文化方面: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4)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并奋起反击。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3.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4.指导思想和中心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深层点拨】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则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知识点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①指出只有科学与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②希望青年要解放思想,成为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新青年。(2)李大钊①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②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2)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呼吁推翻旧制度。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易混易错】“尊孔”与“打倒孔家店”本质是一致的。康有为借用孔子权威来宣传变法,陈独秀通过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民主、科学”,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知识点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积极作用(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4)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深层点拨】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肯定,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大缺陷。但这不能掩盖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巨大贡献。这场运动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逐渐成为近代后期思想的主流。新文化运动[讨论交流1]下面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反映当时的统治者和广大民众具有浓厚的皇权思想。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讨论交流2]你如何理解“民主”与“科学”的含义?提示:“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讨论交流3]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与维新派有何不同?提示:维新派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孔子,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讨论交流4]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提示: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材料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材料三:请分析:(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