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的古代艺术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学习视点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中国音乐、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的特点,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征和成就。难点:理解“书画同源”。课前预习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最早的汉字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2.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1)小篆创始于________,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________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3)楷书也称________、正书,形成于________,字形方正,规矩严整。(4)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________开始盛行,工整清晰,飞洒活泼。(5)草书把中国书法的________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3.著名的书法家(1)秦代的________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________尤擅草书、行书,号为“书圣”。(2)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________、柳公权,创立了________中的欧体、颜体、柳体,而________、________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3)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________名世。(4)元代书法家首推________,创立了赵体;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二、画中有诗1.先秦两汉时期,盛行________、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________”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2.中国画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山水画、________三大画科,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________的区别。3.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________为主要描绘内容,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4.文人画又称做“________”,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及________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三、金声玉振1.骨笛、陶埙、青铜编钟等乐器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________的音乐艺术已经较为发达。2.秦汉设立________,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形式,有“相和歌”“清高三调”。3.东晋时期,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_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________。4.明清时代,不仅戏曲音乐繁荣,而且________发达,产生诸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一大批名曲。四、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1)________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2)汉代设________,大力采集整理民间乐舞,以满足宫廷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把________用于宫廷祭祀。(3)隋唐是________发展的鼎盛期,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4)宋元时代,________在艺术上也卓有成就;明清时期,________开始趋于衰落。2.民间舞蹈(1)新石器时代,出现古人扮作动物跳________的形象。(2)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记录了《________》的风韵神采,展示了南北朝时期“胡舞”的风范。(3)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________非常活跃,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五、戏曲1.秦汉至明朝时期的戏曲艺术(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__________、隋代的“____________”、唐代的__________,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2)自宋代开始,________、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________脱颖而出,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3)明代________广泛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逐渐形成________、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后来,皮黄腔、________等地方戏曲声腔兴起。2.京剧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条件:在________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________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2)开始形成:1790年,安徽的“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相继进京,合称“________”。(3)正式形成:1840年以后,京剧的________、艺术特点初步具备,________出现新的变化,并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4)主要特点:主要唱腔二黄、________两个系统,________划分比较严格。(5)历史地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