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训练(八)财政与税收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1.经济增长缓慢、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F)2.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F)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完全相等。(F)4.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F)5.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F)6.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T)7.征收个人所得税能消除收入差距。(F)8.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应负经济责任。(F)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9.国家拨付的救灾资金,体现了()A.国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B.国家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C.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A项错误;B、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入选。]10.财政是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进行的社会收入的分配。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收入的分配②财政具有强制性的特点③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就是财政收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C[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①②③符合题意。]11.“如果把做大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这句话中“政府的责任”和“良知”分别指()A.财政收入财政支出B.分配政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财政支出财政收入D.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D[做大“蛋糕”即提高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好“蛋糕”即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D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12.对国家财政收入具有基础性影响的因素是()A.分配政策B.财政政策C.物价总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D[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13.2016年10月19日,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至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400亿元,增5.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956亿元,增12.5%。这表明这一时期()A.债券支出大于债券收入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D[通过数据比较,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D正确。]14.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①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②增加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③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④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③属于货币政策。②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15.我国税收的性质是()A.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B.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C.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D.取之于民的税收C[要明确我国税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税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符合题意,故选C项。]16.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为2.3%。2016年中国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后,预计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假设2016年其他因素不变,可以推断出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后的2016年()A.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将低于2.3%B.中国的财政收入将高于2015年C.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将高于2.3%D.中国的财政支出将少于2015年C[“假如其他因素不变”“预计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等信息表明2016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将减少,由于材料没有涉及2016年GDP的变化,依据财政赤字率的含义,可以推断出2016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因此A、B排除;由于引起财政支出变化的因素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D。]17.“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教育资源需要合理分配”是百姓的呼声。国家财政不仅要支持九年制义务教育,还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尤其要在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设立更多公立幼儿园。这表明()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C.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已经实现了教育公平A[A符合题意,“教育公平”“在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