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说明文阅读1大自然的语言一、阅读第一段1、如果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里的“和”改成“或”字行不行,为什么?答:不行,“和”表示总和,即几种事物同时具有;“或”表示或者,即选择几种事物中的一种事物而这里指温带、亚热带两个区域都具有以上介绍的情况。2、这段文字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与气候关系,请依次写出与说明顺序有关的词语过后、再过、不久、转入、到了。3、选文最后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上文写春夏秋冬自然界各种物候现象,下文写各种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这一句起着桥梁作用,即承上启下。4、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为下文说明什么是物候服务5、物候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6、第一段说明中心是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二、阅读1——3段1、“许多”有何作用?从数量上有一定的限制,体现说明文措词严密性2、“萌发”一词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一词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气息,副词渐渐,确切表达了叶子的枯黄过程,“簌簌”摹拟了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3、第一段作用形象具体说明中国气候特征,为引出什么是物候的概念服务4、第一段第(9)句能否删去?答:不能,上文写春夏秋冬自然界各种物候现象,下文写各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这一句起桥梁作用,承上启下。5、文题有何意义答:将大自然拟人化了,这种说法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趣,也含蓄的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三、第6段——第10段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2、表示四个因素顺序的词语有哪几个?首先、第二、第三、此外3、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在说明时能否颠倒顺序?说明原因不能,因为有主次之分4、第9段中“例如秋冬之交……就是这个道理“是举例说明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5、说明这段文字所用的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例数字作比较6、第8段中“约”和“若干”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约:表估计若干:表数量不多四、第2段——第3段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主要说明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2、物候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物候学记录……影响3、文中“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指的是什么?草木荣枯,候鸟的去来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几千年来”到“近代”说明了什么?劳动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对物候现象的总结和发展的过程5、文中第3段主要使用了下定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6、能否将“布开始唱歌”前面的句号改变为分号,为什么?答:布谷鸟是动物,前一句是春季,后一句是夏季,前后句型不一。五、A段几千年来……对动植物的影响3、概括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花香鸟语,草木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劳动人民就称之为物候。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4、物候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5、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什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6、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7、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注释、举例子8、自己收集几则民间谚语,反映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方面的,抄写在下面略B段(1)物候观测使用……(7)春天提前九天1、指出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2、选文第(2)段中说“那年春初种的花生受到低温损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注意带物候退迟,没有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3、选文第(3)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有什么作用?引起人们对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的思考。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这些因素的?其一:纬度;其二:经度的差异;其三:高下的差异;其四:古今的差异。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5、请画图解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一个因素,(四个因素解释其中一个即可)略看云识天气一、阅读“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一段1.文中共写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