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节选)萧红女(吞吞吐吐):我有句话,我说——男(打断):你说什么你。女(恳切):我说吧——男(厌烦):有什么话过后再说。女(欲言还休):我——男(愠怒):怎么今天罗里罗嗦的?!女(惊讶):我连一句话都不能说吗?男(蛮横):说给你自己听,我没空!做女人难,做自立的女人难,做自立的女强人更难。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了虱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上,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看上面两段话,你从文字里读到了什么?女性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中国文学史的舞台上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在这场被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中,相继出现的女作家如繁星璀璨——第一代女性作家群体有:诠释“爱的哲学”的冰心,“海滨故人”卢隐……第二代女性作家群体有:丁玲,萧红,张爱玲……第三代女性作家群体有:王安忆,铁凝,池莉……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中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就你课前的阅读说一下对萧红及其作品最粗略的感受或印象。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萧红(1911~1942)作者简介: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萧红(1911~1942)作者简介:“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萧红《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作品简介: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作品简介:小说共有七章,每章内容并没有密切的关联。第一、二章,分别是对呼兰城人们生存环境的描写,对其生活状态的揭示,从宏观上展示呼兰城的总体印象,落墨于风土和人情,突出的是“大泥坑”和“精神盛举”。从第三章开始陆续有人物出场:祖父,园里各样的邻居,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磨倌冯歪嘴子……课文节选部分是写单纯、活泼、健康的小团圆媳妇被折磨、作弄以至惨死的经过。作品简介:课文节选部分是写单纯、活泼、健康的小团圆媳妇被折磨、作弄以至惨死的经过。作品简介: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和原因?3、在这个过程中,他婆婆以及她周围人留给你最深印象是什么?你怎么理解?4、你在阅读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叙述时的心境了吗?(从原文找内容作佐证)思考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和原因①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结合课文,抓住关键语言作简要叙述和评点。天真,烂漫,率直被热水烫了三次——跳大神——赶鬼烧“替身”——被认为是“妖怪”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和原因②小说为什么要写小团圆媳妇的“笑”呢?她的“想玩”和“哭叫”意味着什么?写出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