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雨霖铃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学习《雨霖铃》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3. 感受词中的凄清意境和离别愁绪,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诵读节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① 寒蝉凄切—— “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读得短促,要读出词中蕴含的凄切情感。 ② 竟无语凝噎——读音要稍重,稍作停顿,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 念去去——读音要稍重,稍作停顿,拖音(领起字)。 ④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读音要稍重,稍作停顿,拖音(领起字)。 ⑤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⑥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读音要稍重,稍作停顿,拖音(领起字)。 (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蝉是“寒蝉”,蝉声“凄切”。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汪国真 长亭:古代是指送别的地方。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庾信《哀江南赋》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的“寒”点明时令,天气渐寒,深秋时节的蝉,预感生命不长,发出凄清苦楚的叫声,给人以凄凉、凄楚之感,“骤雨初歇”更增加了寒意。这一句用景渲染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此句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捕捉了晚秋景物的特色。(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人评“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古人有很多这样的运用:如柳永的“伤心默默谁诉?但黯然凝伫。” 苏轼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红楼梦》第 34 回宝玉受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的半句,半天才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3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① 烟波浩渺的江面上,粼粼水波与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