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热量的计算1 .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体的吸热公式为: Q 吸= __________. 其中 t0 、 t 分别为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3 . 质 量 为 1 kg 的 水 温 度 升 高 1 ℃ 要 吸 收 的 热 量 为________J.水的比热容大cm(t - t0)4.2×103热量的计算1 .公式(1) 吸热公式: Q 吸= cm(t - t0)(2) 放热公式: Q 放= cm(t0 - t)(3) 一般式: Q = cmΔt.Δt 为物质温度的变化量.2 .注意事项(1) 运用公式时,各物理量要统一用国际制单位.(2) 公式只适用于同种物态下温度变化的吸、放热计算.发生物态变化时不适用.3 .热平衡方程: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 Q 吸= Q 放.[ 典例 ] 搓手能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 ____________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使用电热水器给水加热,这是用 ______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把质量是 2 kg 、初温是 30 ℃ 的水加热到 80 ℃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J .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做功热传递4.2×105思路点拨: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水吸收的热量公式为 Q 吸= cm(t - t0) .1 .知识线2 .比热容、热量计算的易错点(1) 对比热容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的理解;(2) 热量计算中单位不统一;(3)Δt 含义不清,不知是放热还是吸热;(4) 计算吸热问题时忽略容器吸收的热量;(5) 对成立条件“物态不发生变化”理解不清;(6) 不能区分“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 降低了”、“降低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