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命题点一 苏俄 ( 联 ) 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时期政策内容 ( 或特点 )评价列宁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 - 1921 年 )(1)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 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 ;(2)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3) 商业: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取消自由贸易(1) 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 随着战争的结束,开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时期政策内容 ( 或特点 )评价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1921 - 1929 年 )(1)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 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3) 商业:取消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1) 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时期政策内容 ( 或特点 )评价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50 年代初 )(1)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 政治上:忽视民主法制,权力高度集中(1)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 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❶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 )A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 .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 .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A命题点二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项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目的都是战胜国调整列强关系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性质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操纵国都受大国操纵,且操纵国中都有英国和美国影响都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隐患: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项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不同点时间1919 年1921 - 1922 年性质是战胜国惩治战败国的会议,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是战胜国之间相互的协调的会议,具有明显的争霸性质影响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❷ 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 )A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