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
教学相长《礼记》jiào xué xiāng zhǎng《礼记》《礼记》是战国(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虽有佳肴〔虽:即使 。)( 佳肴:美味的菜肴。〕,弗食,(弗:不)不知其旨也; 〔旨:美味。〕虽有至道〔至道:最精妙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也。解释【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因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知识不够用,难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解释【译文】 所以学习了然后才知道自己不够的地方,教后才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语法现象古今异义1. 虽有至道虽 古:即使 今:虽然2. 不知其旨也旨 古:味美 今:意义3. 虽有至道至 古:好到极点 今:到4. 教然后只困困 古:困惑 今:困难5. 教学相长也长 古:促进 今:增长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2 、“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3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道理:主要论述“多实践才能出真理 " 的道理。 怎样论述的? 答:是先用 " 佳肴 " 作比方,继而引入 " 至道 " ,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