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启智坊 李国民【教学目标】1、会写 6 个生字,会认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让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出示古诗)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刚才,我们读的都是古诗。古诗语言简短,但是意韵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导入新课 1.古人写的诗叫古诗,那古人写的文章叫——古文。古文又叫文言文,它语句简短,字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差别也很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一篇文言文,去认识一个聪慧的小孩。板书课题。读一读课题(生读)杨氏之子。 2.谁知道课题的意思?“氏”指的是(姓氏)。这里的“之”指的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老师姓冯,在古代就称作——那你就是— 二、接触文本,读通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1、学习文言文,朗读很重要,你们会读吗?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第一次读就读得字正腔圆,真了不起。正音:“为、应”。 3、听老师读。听老师怎么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出示课文,生自由反复读。 齐读。 4、大家读得很好。怎样学好文言文呢?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借助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把文言文的字词变成一句一句的话来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自学课文。要求 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2.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 三、出示填空,检查自学情况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讲了 杨家小儿才( )岁,是个( )的孩子。有一天,孔君平去( )他的父亲。父亲不在,( )用( )招待( )。孔君平逗他说( )是杨家的果。杨家小儿用( )不是( )的鸟来反驳他。练读。 2.知道了课文大意,你能告诉老师你读懂哪些句子的意思了吗?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甚:很。聪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