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战役一、三大战役1.1. 决战的条件决战的条件解放战争初期19481948 年年 77月月共产党军队共产党军队130130 万万280280 万万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430430 万万365365 万万解放军的坦解放军的坦克克解放区青年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踊跃参加解放军放军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分到土地后喜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悦的解放区农民民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国统区的饥民国统区的饥民延安延安西柏坡西柏坡南京南京沈阳沈阳北平北平徐州徐州武汉武汉西安西安南京南京解放战争形势图解放战争形势图19461946 年夏年夏19481948 年秋年秋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的时机来到。决战的时机来到。后方后方装备装备兵力兵力士气士气形势形势共产党共产党巩固巩固大大改善大大改善 280280 万万高昂高昂主动主动国民党国民党危机危机略占优势略占优势 365365 万万低落低落被动被动一、三大战役一、三大战役1.1. 决战的条件决战的条件 2.2. 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191948.9—1949.148.9—1949.1 ))① 辽沈战役长春长春沈阳沈阳锦州锦州塔山塔山黑山黑山营口营口林彪 罗荣桓林彪 罗荣桓辽宁辽宁吉吉林林辽 辽 北北安安东东热 河热 河河 北河 北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兵力对比如何? 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 290 万人 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 310 万人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① 辽沈战役② 淮海战役 2.2. 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191948.9—1949.148.9—1949.1 ))徐州徐州陈官庄陈官庄碾庄碾庄双堆集双堆集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江江苏苏山 东山 东河南河南安 安 徽徽淮海战役•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敌人数• 战果、意义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55万余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解放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① 辽沈战役② 淮海战役③ 平津战役 2.2. 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191948.9—1949.148.9—1949.1 ))北平北平天津天津张家口张家口 新保安新保安傅作义傅作义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平津战役•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灭、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