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实录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 生:草原。 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 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 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骑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 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 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 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 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 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 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还写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 师:写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 生:对。 师:哪句话?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 师:就这一句吗? 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 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师:讲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 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 生:行。 师:继续说。 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 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 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从整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