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是什么?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或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一、导入• 欣赏东山魁夷的一组山脉画,提问:“这些画面画的是什么季节 ?• 引入:介绍东山魁夷,可用多媒体打出相关资料 课文为什么以“我们的风景”为题,说说你的看法。 风景虽是客观存在,但描绘中却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作者把对风景的主观感受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希望也能感染读者,成为人们的风景,让人们都能面对风景,与自然交流。 严格的说,也可以认为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只是,既然人类的心灵是可以彼此相通的,那么我的风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风景。 我确信倘使没有人的感动为基础,就不可能看到风景是美的。 风景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描绘中却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作者把对风景的主观感受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希望能感染读者,成为人们的风景,让人们都能面对风景,与自然交流。 可以说,风景是人类心中的祈愿。风景是心境。 一个国家的风景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的心。•东山魁夷, 1908 年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 1931 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他是日本画巨匠,早年绘画作品有《冬日三乐章》、《光昏》,其代表作有 1968 年创作的《京络—四季组画》,及 1975—1981 年创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画》。他还长于散文写作,著有《东山魁夷文集》。东山魁夷的世界是艺术的世界,是诗的世界。他的文字魅力就在于:在平淡的文字里,流淌着作者炽热的生命激情。•背景资料:日本著名风景画家。多次获得日本画院展大奖和日本艺术院奖, 1969 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长于散文写作,东山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被并称为散文界的“双璧”。•[ 教学目标 ]• 1. 在理清散文思路、理解“风景”的基础上,能美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排比表现手法。• 3. 明确作品线索,领会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教学重难点 ]• 1. 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排比表现手法。• 2. 明确作品线索,领会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初读课文体会美。• 在以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为背景的屏幕及森林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和四个小组各读一部分课文,而其中每一部分的“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作为主旋律,全班齐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学生自由的朗读全文,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带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