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传统文化复习指要郓城县教研室温馨提示:1.熟记文化常识及传统节日2.了解古诗文大意一、文化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诗经》的精华。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后人称为“四书”。据说他们分别出于儒家代表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3、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4、“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他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5、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原各族的祖先。6、《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老聃所撰。7、《墨子》一书是记载墨家思想、政治、主张的典籍。8、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离骚》、《橘颂》。10、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也是文坛杰作。11、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文学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作家。13、唐宋八大家指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作家,他们分别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4、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文学高峰。15、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为“元曲四大家”。16、我国四大文学名著是指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17泰山,古称岱宗,被称为“五岳独尊”。杜甫在《望岳》中赞叹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传统节日1.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舞龙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的习俗。2.清明节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是古代祭祀性节日。唐朝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在我国民间,把农历五月五日作为“端午节”,又名“端五”、“端阳”。每到端午这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以纪念投江殉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晚上民间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寄托了国人许多美好的愿望,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涌现了许多咏月名句。例如:宋朝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朝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名“重九节”、“菊花节”“茱萸节”,民间有重阳登高、佩茱萸、赏菊的习俗。三、古诗阅读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随。诗意正月十五夜里灯烛通明,焰火灿烂,城门开了铁锁,到处任人通行,大街小巷一片欢腾。暗尘飞扬,随马蹄而去,明月当空,似在追随行人。歌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禁卫军中不禁夜,通宵达旦来欢庆,玉漏啊慢些走,千万不要催促我离开。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月亮)光转,一夜鱼龙(鱼形、龙形灯)舞。蛾儿(蝶形头饰)雪柳(绢花头饰)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灯光美艳,像是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彩光灼灼;烟花怒放,如流星殒雨,缤纷灿烂。华丽的车马纷纷的上路,所经之处,余香不断。箫声起处,彩灯起舞,月光流转,歌舞彻夜不停。一群又一群盛装的靓女从我眼前经过,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和香气从我的身边飘过。我却依然在苦苦地寻找她。蓦然回头,才发现她独自站在那灯光暗淡的地方。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意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节至,皇宫里的柳丝随风飘舞。傍晚皇宫里却传递着朝廷特赐的蜡烛,袅袅的烛烟飘进了五侯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