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VIP免费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_第1页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_第2页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_第3页
经口鼻、气管吸痰的操作方法主讲人:李谏贤2016年2月概述•吸痰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痛苦的经历,也充满风险。•吸痰前必须正确评估患者吸痰指征,做到按需吸痰,以尽量减少吸痰对患者的刺激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目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无并发症发生。护理重点步骤•一、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经口腔和(或)气管吸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口腔情况,自主排痰能力,血氧饱和度,痰液的部位、量和性状,听诊啰音的部位和程度,以及正确评估吸痰指征。•二、吸痰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吸痰的目的、配合方法,如插入吸痰管时患者做深慢呼吸。•三、吸痰前后给予足够的氧气。吸氧患者增加氧流量至(6-10L/min)。护理重点步骤•四、正确选用吸痰工具。选择粗细合适(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长管约30cm,经气管插管吸痰管约50cm),柔韧度适宜的吸痰管。•五、掌握吸痰指征:遵循最小吸痰频次原则,按需吸痰•(1)需要吸痰情况:有气道不畅顺,咳嗽有痰,听诊有痰鸣音。•直接听见痰鸣音。患者不能进行完整有效的自主咳嗽(痰液连续刺激性呛咳)。怀疑误吸。明显呼吸费力。血氧饱和度下降。•需要留取痰标本检验。•(2)翻身、拍背、雾化等促进痰液引流措施后,应立即吸痰,以获得最佳效果。•(3)吸痰后听诊肺部,判断是否吸净痰液,若有痰,间隔3-5min,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4)观察痰液的量和性状,根据痰液粘稠度选择相应湿化措施并决定吸痰频次。•(5)吸痰前、中、后,如出现心动过速,室性异位心律增多,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六、掌握气管内吸痰的顺序和部位•(1)、一般情况下,先吸人工气道内的痰液,先将吸痰管不带负压直接进入气管深部,遇阻力时向外提1cm(避免吸到并损伤气道粘膜),再加负压吸引。•(2)、当口鼻分泌物明显增多时,先吸口鼻分泌物,再吸人工气道内分泌物。两次吸痰应用不同的吸痰管。•(3)、当气管切开的皮肤切口有大量分泌物溢出时,先吸切口外分泌物。•七、控制吸引压力,选择能吸出痰液的最小压力。临床常用吸痰压力成年人为-400~-300mmHg。•八、控制气管内吸痰的持续时间,一般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歇3-5min,当病人缺氧耐受力差时,吸痰时间尽量缩短。•九、经口鼻吸痰时,当吸痰管插入至咽部,嘱患者深吸气或咳嗽,以便吸痰管进入气管内,刺激患者咳嗽,以便痰液排出。护理重点步骤护理重点步骤•十、做好人员防护,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操作者须佩戴N95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服等相应防护措施。•十一、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吸痰管及其他用品符合无菌标准,吸痰管应一用一灭菌或一用一更换。口鼻腔吸痰后,更换吸痰管,再进行人工气道深部或气管内吸痰。吸痰操作前后认真洗手或手部消毒。•十二、监测吸痰效果:监测患者呼吸音、氧合状态、皮肤颜色、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痰液性状、呛咳能力、血气分析。•十三、监测吸痰危象:吸痰前后,出现吸痰管置入困难或阻力很大。吸出痰液带痰块、血块。患者呼吸时出现明显困难、呼吸活动度大、呼吸时有很强的声音,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大汗、心律失常、猝死,均应立即怀疑痰栓形成乃至窒息,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应需要迅速证实并采取措施。如经验不足应同时大声呼喊救援。护理重点步骤•十四、吸痰危象的紧急处理。如患者处于濒死状态,立即放松气囊,通过高流量面罩经口给氧,立即准备手控呼吸球囊经口加压给氧。呼叫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立即拔除人工气道。准备抢救车并准备随时再次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内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核对: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评估: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痰液的量和黏稠情况。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氧饱和度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3、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4、心理状态、合作能力。•告知: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痰多危急时应立即操作,然后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