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2016-9-26病例行CTA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经对症支持治疗近20天,病情稳定,拟全麻下行介入栓塞术。入室印象:神清,应答切题。口唇干燥,心肺(-)。四肢活动可,双下肢不肿。术前ECG、实验室检查无殊。手术麻醉过程:准备:常规心电、SpO2、IBP监测诱导:快诱导气管内插管顺利维持:静吸复合,循环较稳定近术毕,Bp不明原因病例苏醒:略呛咳予拔管,病人睁眼,呼吸、血压平稳,但呼之不应,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四肢肌张力高。予纳洛酮、甘露醇无明显好转。病例1.术前评估重点内容?2.如何诱导、维持?麻醉深度?3.气道管理方法--插管/喉罩?4.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问题颅内动脉瘤--概述颅内动脉瘤--病因、分类分类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创伤小,疼痛轻,但其操作精细,要求患者有较高的配合条件,以保证提供高质量、静止的径路图。并发症:术中破裂、脑缺血。介入栓塞术特点1.术前评估2.麻醉管理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麻醉方法多选择全麻麻醉管理目标:维持循环稳定主要风险:破裂出血麻醉方案1.术前评估a.心血管: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损伤b.肺部:神经源性肺水肿、坠积性肺炎c.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呕吐、脑耗盐综合征d.神经系统:Glasgow昏迷评分、Hunt和Hess分级Hunt和Hess分级I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II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V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2.麻醉管理a.监测ECG、IBP、SPO2、PETCO2、体温等b.气道喉罩可用于Hunt-Hess分级I~II级需要早期拔管行神经功能评估的患者,余以气管内插管为妥。c.通气维持正常通气水平,PETCO230~35mmHg。2.麻醉管理避免插管拔管期间波动,术中MAP60mmHg降压:尼卡地平、艾洛,不用硝普钠、硝甘升压:去氧、去甲、多巴胺维持正常血容量,不推荐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NS有助于改善低钠血症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栓塞期间确保患者无呛咳、体动d.循环f.深度e.液体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a.术中破裂出血原因与患者血管条件、血压波动明显、导管导丝操作、过度填塞等有关。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造影剂外渗。处理:立即中和肝素;控制血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迅速填塞,少用造影剂;甘露醇、速尿等降颅压。术后复查CT决定是否手术清除血肿。预防:麻醉深度足够,无呛咳、体动;操作轻柔,警惕危险易破动脉瘤。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b.脑缺血--脑梗死血栓形成或原有血栓脱落、弹簧圈到位不正确导致正常血管栓塞、CVS等。预防: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处理:溶栓或取栓术;取出逃逸的弹簧圈;尼莫地平全程足量使用。1.熟悉动脉瘤相关病理生理2.维持循环稳定3.关注手术进度及严重并发症的识别总结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