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山东的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变动。 咱们也就意淫一下,顺便嘲笑一下山东省肉食者的鄙薄。。。 以山东省的财力和底蕴,评价现在的山东省的高等教育水平,顶多也就刚刚及格。 其中几次变革中的失误是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关键。 【双子星,闪耀齐鲁大地】 山东有两个城市可以作为山东省的名片,这两个城市风格迥异,一个是千年古城,一个是近代明星。济南有2600年的历史,名人辈出,古韵泉城,青岛是曾是德国租借,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名头强劲,朝气蓬勃。济南和青岛恰如山东的双子星,东西闪耀,熠熠生辉。 建国之前的山东高校也有一对双子星,就是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问起中国最早的大学,大多会说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1898年),偶然遇到稍有见地的会说是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1895年)。见于官方的说法也大都是这两种,但是真要论起来,中国最早的大学却应该是齐鲁大学。当然另外一个大学也许会不服气,那就是圣约翰大学。可惜现如今不论齐鲁大学还是圣约翰大学都已不存在,也就没人帮他俩争这个第一的名号了。 建国前中国有十四所教会大学,全部在52年院系调整中灰飞烟灭,齐鲁大学作为最早的教会大学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命运。齐鲁大学的实力在教会大学里面应该仅仅比当时叱咤风云的燕京大学稍次。(注:燕京大学在院系调整中被拆解并入给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北燕南齐” 的说法就是如此来的。齐鲁大学当时有医学部,文理学部,神学部,即使裁撤掉神学,齐鲁大学依然是有着文、理、农、医的综合性大学。 再看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当时的山东大学在国立大学里面也是响当当的名号,52年院系调整之前是文理工农医,学科齐全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52年院系调整之后,依然有着“ 文史见长,生物学科中国最好,海洋学科远东第一” 的美誉。此时在山大的各种名流不分文理,拿到全中国比也都是风光一时的人物。 山东有如此两个名牌大学,到现在都如何了呢? 52年的时候齐鲁大学的消失,责任不能怪山东省政府,中央的全局规划才是问题根本。 但是,58年山东大学一分为二,元气大伤,自此有点一蹶不振,却实实在在是山东省政府的瞎折腾了。单看山大校长徐显明09年在教职工大学上的的一段话“ 我校1958年的迁校和‘ 文革’ 中的一分为三,至今历史欠账仍无法偿还”,迁校对山大元气的伤害之深可见一斑。 山东省的这段糊涂事,真可谓荒唐而仓促。之前山东省就有将山大迁往济南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