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案例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2)使学生建立周长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周长含义的形成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美, 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来突破。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突破方法:情景教学与直观演示的方法。【教具准备】钟面、树叶、作业卡、若干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绳子、学生准备尺子。【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 算一算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从初步的感知一步步变为深刻的理解。【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情境引入新课,介绍学生认识一位新朋友:小蚂蚁。通过小蚂蚁的行动和语言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 把比较陌生的知识和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既培养学生动脑又培养学生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优秀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也领悟到知识形成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 瞧,它已经整装待发, 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设计意图: 由小蚂蚁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入新课,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动画的形式出现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观察和倾听也很主动积极,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3、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