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诚信博学创新锁骨下静脉穿刺及技巧仁爱诚信博学创新适应症缺乏外周静脉通路或条件不好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高渗、粘稠性药物、肠外营养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入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需要长期输液治疗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各种抢救如休克等各类大而复杂手术仁爱诚信博学创新相对禁忌症凝血功能异常锁骨、肩胛骨或临近肋骨骨折,局部感染胸廓畸形或明显肺气肿患者预定置管部位有静脉血栓预定置管部位有放疗治疗史上腔静脉阻塞仁爱诚信博学创新并发症气胸误入锁骨下动脉上行至颈内静脉感染血胸心律失常静脉血栓形成误伤臂丛神经空气栓塞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穿刺部位对侧,或头低肩高位(肩下垫枕),心衰者可半卧位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穿刺点的定位:先了解锁骨下静脉的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的外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侧位于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略向上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头臂干,流入上腔静脉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锁骨下静脉的解剖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相交于大致锁骨的中点部分。锁骨的中点如何定位?锁骨的中点就在锁骨拐弯的地方。但理解锁骨下静脉的解剖关键在于理解锁骨下深静脉与锁骨相交后的走向,这是衍生定位不同穿刺点的基础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锁骨下静脉的解剖锁骨下深静脉与锁骨相交后就躲到锁骨后面去了,而且在空间上它们没有紧贴在一起,它们彼此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你选择何种穿刺点,无论主针在皮下潜行有多远,你的主针与进入锁骨的后方交点至少要越过锁骨的中点。不然你是穿不中静脉的。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穿刺点的定位:锁骨中点或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1-2cm。锁骨中点下缘下方约1cm,再偏外侧1cm处,即锁骨下缘中外1/3交界处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进针方向:方向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1cm处(或指向胸骨上窝到环状软骨的范围内)。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穿刺抵到锁骨,然后穿刺针稍微往后退,穿刺针尾部往上稍微抬下,进人锁骨下后,往下压穿刺针,使针尖向上,且进针行针一定要紧贴锁骨下缘进行(避免气胸)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穿刺针进入皮下后就开始保持负压,见有暗红色血液抽出,回抽很畅时(这个感觉自己体会,断断续续的基本放不进导丝),另一手固定住针尖(这一步很重要,因为稍有移动,针尖可能就不在血管内)仁爱诚信博学创新操作步骤置入导丝扩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仁爱诚信博学创新穿刺中遇到问题及处理误入锁骨下动脉:因术者进针过深或患者过于消瘦,可误入锁骨下动脉。因动脉压力较大,血液(多为鲜红色)可自动进入注射器内。此时如判断为动脉血应撤针,并局部压迫数分钟。一般来说,锁骨下静脉穿刺仅穿刺针或导丝进入动脉极少引起严重出血,只需局部压迫止血即可,而无需外科手术处理。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血肿而危及生命。判断进入动脉的方法:看颜色(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暗红色;但有时不好判断)测压;脱掉针筒,看血流速度;测压针尖(动脉血压力高:飙血;静脉血压力低:滴血或不滴;但有时不好判断)当术者已将导管置入动脉血管内时,因动脉血压力较高,可使液体输入困难,且多数情况下发生动脉血液倒流仁爱诚信博学创新穿刺中遇到问题及处理导丝置入困难的常见原因和处理:穿刺针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此时可顺利回抽得到静脉血,但导丝置入时受阻于穿刺针斜面与血管壁交界处,应继续进针0.3cm,使穿刺针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内,则可顺利置入导丝。仁爱诚信博学创新穿刺中遇到问题及处理导丝置入困难的常见原因和处理:穿刺针的斜面及导丝方向错误,穿刺针过于贴近血管内壁: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穿刺针斜面和导丝方向往往为初学者忽略,不但造成导丝置入困难,同时使导管进入锁骨上静脉的机会增加。正确的穿刺针斜面方向应为内下方,而非外上方,同时应尽量减少旋前、旋后所造成的角度差异。导丝置入时,应使J头方向和穿刺针斜面方向一致。穿刺过程中如已发生角度错误而置管困难时,不需重新穿刺,可旋转穿刺针调整角度后顺利完成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