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同步练习3 同步教学大课堂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初步领略骈体文形式上的三个特点:①全篇用骈偶句法( 个别统领字、叹词和句末助词不包括在内) ;②特殊的用典方式 ( 通过比喻、衬托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 ;③平仄协调。2、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的抒情方式。3、 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南”1、情节结构的把握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旨。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概写洪州地势与人才: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第二部分 (第 2、3 段)描写自然景观与非凡建筑:楼阁壮丽、 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第三部分(第 4、5 段)写盛宴娱乐,叹人生际遇,抒乐观情怀:宴会胜况,人生遇合,借古勉今,穷且益坚。第四部分(第6、7 段)述记身世与苦闷,叹盛宴难再:自叙遭际,谢主引宾。2、艺术特色的鉴赏《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1). 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 “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2). 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 四句写阁四周景物, 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 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