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9-000-01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产品核算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详细介绍了现代制造企业最常用的三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和产成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对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提出了一定建议。关键词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核算,一方面可以分析和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促使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结果,另一方面为利润预测提供数据,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将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加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一、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原理(一)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共同组成了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从广义上来讲,生产费用属于一种经营管理费用,包括应计入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和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经营管理费用。生产费用的核算和汇总的过程为:一是,应根据成本开支的范围,审核和控制生产费用的具体情况;二是,要采用一定的核算程序,按发生地点、用途将生产费用进行记录和归集;三是,应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科学和适当的比例分配。产品成本,则是生产数量、种类的企业产品,所需支出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费用,是当期发生的应按品种等成本计算出的费用。产品成本与产品的种类、数量相联系,是为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而消耗的生产费用。因此,生产费用、产品成本之间既有区别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二)成本的归集成本的归集是常用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它是一个过程,是指建立在相应的会计制度基础之上,以科学有序的方式对成本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的过程。例如,在现代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材料有的用于直接生产产品,有的用于维护设备和进行管理,有的用于其他非产品性生产。在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一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等四大成本项目。因此,在进行成本归集时,应将构成产品的实体原料和主要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应将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的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二、产品成本计算主要方法生产类型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对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也就不同,成本对象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一)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批大量的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业过程单步骤的企业,它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这种方法有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从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按流水线组织,产品不能划分为多个生产步骤,在成本管理方面也不要求分步计算生产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品种,可直接原始凭证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即可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要将间接费用按照恰当的分配方法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产品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是购买者事先订货和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成本计算期间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精密仪器、重型机械、船舶制造等具有小批量、单件复杂的企业或生产车间,也适用于企业进行新产品的试验性生产。(三)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造纸、冶金、纺织等多步骤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在这类企业中,因为产品生产可以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既要按照产品品种计算,又要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计算周期为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要将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完工和在产品中分配。根据成本管理对各步骤成本资料要求不同,又分别采用了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两种,并各有优缺点,在此不做赘述。三、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的计算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在整个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