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热的鉴别诊疗VIP免费

高热的鉴别诊疗_第1页
高热的鉴别诊疗_第2页
高热的鉴别诊疗_第3页
高热的鉴别诊断高热的鉴别诊断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身体因某种原因而使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产生的高体温。体温(口腔温度)超过39℃称为高热。正常体温正常体温•腋温36、2-37、5℃,平均37℃•口温35、6-38、2℃,平均37、3℃•肛温37、4-38、3℃,平均36、7℃体温的测量体温的测量•食管测温最准确,有创伤难以运用,较肛温低0、2℃。•口腔测温受测前喝冷热饮料影响,较肛温低0、4℃。•直肠测温准确性高,适于老年人。外痔及直肠手术禁忌。•腋下测温方便无痛苦,普遍采用。影响因素:局部降温、出汗过多、皮肤血管收缩、显著低血压。发热的机制发热的机制调定点学说人体发热是由于调定点受到致热原作用后,对温热敏感性降低的结果。本来由37℃升高到38℃时,就应出现散热反应,但由于调定点域值增高、敏感性降低,故仍在产热增加,到38℃以上后,才出现散热反应。致热原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内毒素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各种病源微生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是通过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内源性致热原是宿主细胞内衍生的致热物质,主要来自大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如白介素、TNF、干扰素等,这些物质使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增加,进入下丘脑引起发热。热度热度•低热38℃以下•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热程热程•多定义为:T≥38、5℃,持续2-3周以上。•有人提出分为:短热程低于1个月中热程1-3个月长热程〉3个月热程并非指发热不退持续时间主要意义是发热疾病的病程。热型热型•稽留热T持续39-40℃以上,日温差〈1℃。达数天或数周。•弛张热T常〉39℃,日温差〉2℃,每日最低温度仍在37℃以上。•不规则热热度热程无规律。•间歇热T突然升高〉39℃数小时后降至正常,历经1-数日后再升,如此反复。•其他热型双峰热、双相热、反复发热(波状热)、后发热。发热疾病的诊断程序发热疾病的诊断程序一、询问病史发热类型发热时间〈2周多为感染性发热长期发热见于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伴随症状年龄与性别流行病学与个人史不同地区季节感染性疾病谱各异。旅游、饮食、接触家畜及野生动物、传染病患者均可提供感染线索。二、物理检查•皮肤、粘膜、甲床、结膜、出血点及皮疹。•淋巴结•心脏杂音•脾肿大•肝肿大•盆腔肿块及脓疡•睾丸肿瘤及结核三、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WBC+DC、RBC、PL、血培养、各种抗体、肝肾功、血糖。•免疫指标和免疫功能有助于结缔组织病和特殊感染所致发热,如HIV、SLE等。•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流脑、结脑、病毒性脑炎。•尿便常规•痰液检查四、特殊检查•X线胸片•骨髓活检•肝穿活检•淋巴结活检•诊断性治疗呼吸系统发热疾病呼吸系统发热疾病一、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发病•通常以突然畏寒、寒战、高热急骤起病,兼有全身酸痛、剧烈头痛、面潮红、眼结膜充血、虚弱无力等全身中毒表现,而鼻咽部症状则轻微或不明显,热程约3-5天。•RBC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咽拭子可分离出病毒。•需与普通感冒鉴别二、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密切接触感染禽类;吸入气溶胶形式的病毒;进食污染的食品。•潜伏期3-7天,以急性高热急起病,早期似流感症状,部分有消化道症状,半数有肺实变体征,少数出现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心衰、肾衰、败血症休克及Reye(脑病脂肪肝综合症)。•WBC正常或降低,继发感染时升高,淋巴细胞降低,PL正常。骨穿细胞增生活跃。部分ALT增高,X线单或双侧肺炎,少数胸腔积液。•诊断依据①发病前1周到过禽流感疫区,或与家禽及禽流感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②有流感的临床表现。③确诊依靠流行病学检测。•诊断标准①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②疑似病例:在①的基础上,呼吸道分泌物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阳性者。③确诊病例:在①的基础上,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特定病毒或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定度呈4倍以上增长者。三、传染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