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一、诞生与成长 保守主义的先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希腊的暴民持有的明确抵制态度。 但是柏拉图不是一位保守主义者,而是一位主张贵族专制的精英主义者。法律和财产权在他的思想中没有一席之地。 亚里士多德更具有保守主义者的气质,主张超越个人意志之上的法治,反对人治;视立宪国家为常态国家,视专制国家为变态国家;嘲笑那些试图取缔私有财产和财产权消灭人间罪恶的荒唐念头,力图为自然演进的秩序、家庭、社群和传统努力辩护。但,他思想中对至善论的坚持和对人的政治本性的拔高则显示与保守主义不同。 古罗马,如,斯多葛学派西塞罗,相信自然法的理念和人在时空上的平等,并坚持罗马共和的传统,反对罗马帝国的新皇权专制。 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在 1260年被译为拉丁文,思想中的保守主义倾向再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代表人物,基督教自由传统的奠定者和先驱,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性的不完善不可能造就出尽善尽美的政府,任何来自凡人的,想使人间变成天堂的努力都是对上帝的冒犯。 让•布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代表性著作是《国家论六卷》(1575),开头中曾写道:“我想以这部著作来巩固因内乱而动摇的法国王权的基础,来实现关于国家的理想“国家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而国家主权则是一个国家“超乎公民与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 明确地说明了国家主权的性质和特点。一是最高性和绝对性,强调了国家主权是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和政治组织的权力的,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因为从一个国家的内部来说,主权者享有高于一切的权力,即“一般的对所有人民和个别的对每个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而制定法律的权力;从对外关系而言,它也是不受其他权力约束和支配的权力;二是永久性和不可转移性,主要指国家主权在时间和任期上是不受限制的,因为国家主权依靠自己的权利而存在,所以它也是不可转移的;三是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它也是主权的基本特性。但是,布丹同时认为,主权和主权者是有区别的。国家主权是绝对的和不受限制的,但握有主权的君主必须服从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并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的“神命法和自然法”。如果君主不遵守神命法和自然法,任意侵害人民的自由和财产,甚至残害人民的生命,则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