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文文言文阅读训练30 篇 1.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够刺穿的盾与可以刺穿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 不如自己的矛的产 品 加以比 较 ,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 法加以比 较 ,这样既 可以试 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 较 出自己盾的质量 。 4.说话 、 做 事 都要 认真 考虑 周 到,不要 自行 相互 抵 触 ,产 生 矛盾。 2.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1](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 于亲戚焉。 摘自《太平广记》 短文注释:[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 [4]咋:咬。[5]闷绝:窒息。 1.解释加点的字。 (1)华隆好.弋猎 ( ) (2)犬遂.咋蛇死焉( ) (3)二日乃.苏( ) (4)隆闷绝委.地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1.①喜欢/爱 ②于是 ③才 ④倒 2.家人对狗的举动感到奇怪,于是跟着狗走。 3.①天天跟着主人;②华隆被大蛇缠身,犬为救主人,咬死大蛇;③华隆僵仆失去 知觉 ,犬奔 走嗥吠,招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