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周恩来提倡“礼宾革命” “礼宾革命”这 4 个字是周总理送给外交部负责礼宾工作的同志们的,意思是在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及不同要求而不断革新。 推动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不多,来我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也不多,接待规格在许多方面可以说都是最高级的。例如,外宾抵离时,由我国相应的领导人亲自出场迎送,还组织大批群众去机场,或在沿途夹道欢呼。我们举办的国宴不仅丰盛,而且规模也大。随着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也日益增多,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国际上的习惯做法,我们逐步删繁就简,除非必要,国家领导人一般不再亲自去机场迎送,也不再组织群众欢迎,并降低缩小了国宴的规格和规模,专场晚会和群众大会基本上取消。在这些改革过程中,周总理在许多方面都起了创导支持和推动的作用。 有一次,一位亚洲进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来访,随行的有不少女士。周总理主持国宴时,考虑到东方妇女较为内向的特点,建议将主桌上的所有女宾连同我方陪同的所有女同志都安排在大圆桌的半边,其他男宾和我方陪同的男同志则一起全坐在圆桌的另半边,打破了一男一女交隔的惯例。这样一改,男的一边可以随意地谈论他们关怀的“国际大事”,而女的一边也可无拘束地叙聊她们欣赏的“生活趣事”,收到了热烈友好宾至如归的效果。 一项创举 在这里还必须提到周总理的另一项创举,就是 1971 年 4 月周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其他四国乒乓球代表团的座次安排 。1971 年三四月间在日本名古屋进行了第 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方原来只邀请了哥伦比亚等四国代表团在世锦赛后来我国访问。消息传出后,美国代表团忽然向我方提出,他们也希望来华访问,我们接受了他们的要求。周总理要同时接见所有的乒乓球代表团,又想与美国代表团单独谈谈,但不能另行组织一次会见,怎样才能在一次会见中既照顾到其他四国,又能与美国代表团单独说话呢? 最后仍是周总理出的主意。会见是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大厅进行的。根据周总理的思路,东大厅的座位围成一个很大的椭圆形,分成五段,5 个代表团按国名排列顺序分别就坐,段与段之间留一空当,每一段的一端搁一个茶几作为主位,由我方接待人员陪坐。周总理接见时,首先在第一个代表团旁边的主位上就坐,在这里既可以向全场所有五国代表团的成员说话,又可与第一代表团单独说话。然后他起立与坐在第二代表团旁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