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是 由 于 颈 椎 椎 体 退 化 及 相 邻 软 组 织( 如 椎 间 盘 突 出 、椎 体 后 缘 骨 刺 、后 纵 韧 带 骨 化 、 黄 韧 带 肥 厚 或 钙 化 、 椎 管 狭 窄 等 ) 的 退 变 造 成 了 对 脊 髓 的 直 接 压迫 , 加 上 剧 烈 的 运 动 或 长 期 的 不 良 姿 势 等 动 态 因 素 的 影 响 , 导 致 脊 髓 受 压 或 脊 髓缺 血 , 继 而 出 现 脊 髓 的 功 能 障 碍 , 临 床 表 现 如 四 肢 麻 木 无 力 、 活 动 不 灵 、 走 路 时有 踩 棉 花 的 感 觉 等 。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多 发 生 于40岁 以 上 的 患 者 , 平 均 年 龄50-55岁 。 由 于 脊 髓 型 颈 椎病 起 病 隐 匿 , 不 同 个 体 间 差 异 较 大 , 脊 髓 受 损 表 现 多 种 多 样 ,其 发 展 速度、 趋势和转归也各有 差 异 , 因 此患 者 如 有 上 述症状出 现 , 应当立即去医院就诊, 以 免错失最佳治疗时 机。 检查 1.X线平 片及 动 力 性侧位片 主要表 现 为: 颈 椎 屈颈 试验示意图 (1)椎 管 矢状径大 多 小于 正常:按比值计算椎 体 与椎 管 矢状径比值大 多 在1∶0.75 以 下;绝对 值也多 小于 14mm约半数病 例在12mm以 下。 (2)梯形变 :病 程较 短的 病 例, 大 多 系因 突 出 或 脱出 的 髓 核及 椎 节不 稳所致 。 因此, 在动 力 性侧位片上 患 节椎 体 间 关节可显示明显的 梯形变 其 出 现 时 间 较 MRI技术检查阳性所见的 时 间 为早同 样 在已有 骨 刺 形成 的 病 例,其 邻 节在出 现 骨 刺 之前亦先从梯形变 (椎 节不 稳)开始。 (3)骨刺形成:约80%左右的病例于患节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刺形成,其矢状径可为1~6mm或更长,一般以3~5mm者居多。 (4)其他改变:某些病例可伴有后纵韧带钙化、先天性椎体融合(以颈 3~4为多)及前纵韧带钙化等异常所见此种异常与本型症状的发生与发展亦有密切关系。 2.MRI技术 MRI图像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可使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所以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这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