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二、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理解容与作者的思想。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3.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四、教学流程(一)、导入鲁迅先生的七律《莲蓬人》中有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螗。”其大意是:莲蓬除去浓厚的脂粉,呈现正直的品行,脱下鲜艳的服装,着上朴素的衣裳。这样就可以向濂溪先生宣称自己是个干净挺立者,不会随着残败的荷叶堕入寒塘。濂溪先生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 (二)、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老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复习的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老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1. 学生自读课文:复习字、词、节奏。2. ((展示疑难词句)独:唯独、只 自:从 盛:很、非常予:我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谓:认为 鲜:xiǎn,很少3.复习句译(三)、问题探究(展示探究的问题) 探究文章的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容。(多媒体展示) 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2.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3.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纳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4.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5.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6.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这个教学环节用 15 分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复习已经学过的写法。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意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加深课文的理解并与时消化与与时整理。)(四)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这个教学环节用 3 分钟,目的是通过探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文章容的理解。)(五)、拓展延伸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等(这个教学环节用 5 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表达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 表达“学生为主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