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提倡个性学习策略的讨论》课题实施方案一、讨论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倡学生主动参加、沟通、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老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老师只重视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教学资源(如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的生成、错误资源的利用等)的意识却十分淡薄,表现为:一是偏重于对知识的讲解,满足、停留于教材表面,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进展;二是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方式、途径过于单一,对老师的依赖性过强;三是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地参加、实践、沟通的空间仍显狭隘,情绪不高,不利于学生个性进展。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老师要确立课程资源意识,不但要有效地挖掘和合理利用好教学资源 ,还要制造性地开发其它教学资源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综合各种资源与条件(如网络、媒体、社区、家庭等),拓展知识面,力求更好地服务于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参加、合作和沟通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根据新形势进展的需要,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进展等综合素养得以提高,进而形成高效的数学学习呢?我们认为,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大关键。我们需要改变学校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堂教学资源容与学生学习过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进展的联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家庭、社区等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数学课堂更贴近、融合学生,促进学生有个性全面进展。基于以上考虑,提出“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提倡个性学习策略的讨论”的课题实验。二、课题讨论目标。(一)通过本课题讨论,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合一,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二)通过本课题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个性学习策略,培育合作沟通、乐于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