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工业设计评价规则》的理解根据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工业设计评价规则》给出的定义,(家电)工业设计是指:构建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在使用阶段与使用者的关系、及全生命周期中与环境的关系的制造性活动。这个看似深奥的概念与家电工业设计的时代进展特点紧密相关。据了解,世界家电工业设计经历了三个进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对工业设计价值的发挥也不同。在 1990 年之前漫长的 70 年间,工业设计主要侧重产品的外观设计(这也是很多人对工业设计的认知);从 1990 年到 2000 年,工业设计的价值逐渐扩大,被作为产品生命管理周期的重要流程固化下来;2000 年以后,工业设计逐渐作为企业的战略而存在,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系统创新。目前我国主流家电企业的工业设计大多处于第二阶段,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处在第一个阶段,这也是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差距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标准的缺乏。缺乏标准和法律规范就无法评价工业设计产品的好坏。据介绍,目前业界普遍认可英国的三重底线的评价标准。中国作为家电制造和消费大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工业设计标准,阻碍了行业在工业设计领域的进展。【工业设计安全性】安全是工业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标准要求,工业设计安全性应主要考虑外观造型设计以及安全标识的设计。其中安全标识的设计应注意:无法通过设计消除,或通过保护装置、屏障也无法完全消除的可估计危险,应在危险处表面附上相应的警告信息或标识,比如电暖器散热片的“禁止覆盖”;电磁炉工作区域的“工作时及锅体移开后一段时间,烹饪区域留有预热,请勿接触,小心烫伤”;安全标识设计应符合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的要求。据讨论,GB2894 将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工业设计美学】根据标准给出的定义,工业设计美学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体觉等人体感知器官对产品外观、色彩、材料、图案及环境协调性的体验,表达用户的情绪、情感等心理变化,反映用户的个人喜好、性格特征及潜在需求。笔者认为,美学功课做得好,工业设计就成功了一大半。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具体来说,设计产品的外观造型时应考虑,比如创新性,产品外观设计应具有鲜亮的设计语言,尽量避开与其他品牌同类或近似产品的整体外形特征相似性。特别是当他人品牌产品取得外观专利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