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状况图 1:1990-2024 年三大区域农民纯收入增长态势图单位:元/人二、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结构及变动特征表 1: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分析表注:1.表中在本地域劳动收入、外出从业收入为其分别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2.表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结构为其分别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图 2:2024 年我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图(一)苏南农民工资性收入为苏北农民工资性收入的 3 倍,收入结构正逐步趋向城市化。(二)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苏北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增速逐年趋缓。(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苏南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对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各地区非农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直接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另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且地区差距将更加显著。三、影响我省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一)农民自身素养的差别是差距产生的内在和主体因素。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上转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劳动力转移中的逆向反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表 2:2024 年分地区农民家庭及与劳动力分布状况(二)苏北地区人口多,劳动力负担重导致农民收入的差异。(三)非农产业进展快慢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近年来我省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再扩大的最重要的贡献者是地区间非农收入的不平等,由于地区间非农产业进展特别是乡镇企业进展的差距,带来了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差距,从而导致非农收入的差异。表 3:乡镇企业进展与农民非农收入的关系单位:%(四)农业进展速度相对缓慢导致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在政府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几年我省农户对农业投入不足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另一方面是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农户对农业投入不感兴趣,从表 4 可知,2024 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农业投入分别为 479元、782 元和 936 元,而且仅呈微幅增长态势,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农业的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制约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进展,以农业为主的苏中苏北地区增收难度加大。表 4:2024 年分地区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较表单位:元(五)不同地区农户资产存量的差异导致收入的差异。四、关于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一)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