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逻辑脉络:本单元作为本模块的起点,在本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与体制。本单元知识是全书内容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依托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阐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看,主要阐释了毫不动摇地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市场经济体制角度看,主要讲述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素养要求:政治认同: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理解公有制的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作用,认同国家“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措施;通过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理解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优点,认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理解市场失灵的现实,认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精神: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地位和特征,理解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作用和地位,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内容、地位、作用及其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理解资源配置的原因、手段,明确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含义,理解市场调节的机制、优点、不足,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全面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地位,树立规则意识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公共参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各市场主体要有序参与市场活动。 以“发展民营经济”为议题,探究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措施。可调查、列举身边的企业发展案例,总结各种经济成分的占比、作用,并概括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可调研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探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可走访相关人士,了解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竞争关系。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探究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优点和缺陷;可列举宏观调控具体政策,分析宏观调控的原因、手段、目的;可搜集史料,对比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特点;可搜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案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优势。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 习 任 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