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党群众路线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是什么?5.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达标练习】1.今年 3 月 5 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 50 周年纪念日。50 年来,雷锋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各地不断涌现学习雷锋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推动形成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材料蕴含了以下哲学道理① 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联系③ 关键部分的自有功能决定整体功能发挥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漫画《原则》启示我们① 群众的心声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 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③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④ 群众观点是我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3.央视《走基层 百姓心声》栏目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假日特别调查,百姓们多元的回答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A.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B.百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C.人们对幸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目的计划性的特点D.人们的感受体会归根到底是对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于:第一,增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润;第二,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而效益则在于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产业附加值的不断提高,当然还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材料体现了① 新出现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指导作用② 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 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关键④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A.①② B.②④ C.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