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目题(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原因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辨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深入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平等是一个原则,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指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并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2)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特别提醒]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各民族存在着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别,这些民族差别只是影响了民族平等的实现程度,不能以民族差别的存在否定我国的民族平等。也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别,用民族平等来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别需要逐步地消除。[典例应用]2015 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