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初识量子论新课教学: 1.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 “黑体辐射”的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了解人们对“黑体辐射”研究的社会背景(参见课程资源《黑体辐射》),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总是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密切联系的.教学中要突出用经典物理学理论来解释黑体辐射遇到的困难,使学生认识到黑体辐射是经典物理能量连续性概念不适用于微观世界的典型事例,在此基础上讲述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才能使学生切实地认识到量子概念的必然.同时使学生领会当实验事实和理论相违背时,往往预示着理论存在的缺陷,或是新的理论诞生的萌芽.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宣告了物理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当时由于经典物理中的能量连续性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乎所有的科学家相信包括能量在内的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普朗克提出这种与经典物理学截然不同的观点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教学中可补充介绍普朗克在公开提出“能量子假说”时的“谨慎和大胆”(可查询《世界著名科学家简介》和《物理学家风雅趣闻》中关于普朗克的介绍),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尊重客观规律、为揭示真理而勇于挑战传统观念的科学精神. 教学中还应指出尽管普朗克开创了量子论,然而他的工作是不彻底的.他认为,辐射的能量仅仅在原子吸收或发射时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而在传播过程中,则仍是连续的.曾有记者问他“您说能量到底是连续的呢?还是不连续的呢?”普朗克回答说:“如果一个人用小碗从缸里舀水,倒在水池中,您说水是连续的呢?还是不连续的呢?”从普朗克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辐射本质上还是连续的,只是在原子发射或吸收辐射时,才是一份一份的.把量子化思想贯彻到底的是爱因斯坦. [讨论与交流] 此处安排的“讨论与交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能量子假说与经典物理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过去,人们总认为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比如能量的传递和释放中,宏观状态下的能量总是由一切微观状态下的能量连续排列组合而成,中间毫不间断.因此,“能量子假说”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光电效应是经典物理能量连续性概念不适用于微观世界的另一典型现象.教学中应重点将经典物理和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注意指出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将经典物理以“光是电磁波,它的能量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对光电效应现象作出解释时与实验事实的矛盾,与光子说对这些矛盾的圆满解释相对照,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