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诗四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以下是我整理的诗四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诗四首》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 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背景; 3 、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二、学习流程 (一)、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简介作者和背景。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裂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4、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幻想一下,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从这首诗捕捉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说说诗意) 6、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的含义。 7、总结《春望》。 (二)、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请你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 1、音读:读准字音,节奏。 2、义读: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3、情读:能够描绘诗意。 4、美读:体会诗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2、补充解释: 笼:笼罩,动词。 犹:还,仍然。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