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喜小儿辈到行在陆 游阿纲学书蚓满幅,阿绘学语莺啭木。截竹作马走不休,小车驾羊声陆续。书窗涴①壁谁忍嗔,啼呼也复可怜人。却思胡马饮江水,敢道春风无战尘。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从今父子见太平,花前饮水勿饮酒。【注】 ①涴:读 wò,污染。☞鉴赏:此诗描述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陆游把家眷接到临安后的情景。作者从一位父亲的视角出发,前四句纯用白描,接下去的两句则将叙述与抒情融合,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嬉戏教子图,极具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和极尽享受的天伦之乐。然而这样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必须建立在国家太平的基础上,因此陆游的感情便超越了一己之思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同时抒发了自己殷殷忧时忧国之情。1.注音履行(lǚ) 逊色(xùn)辜负(gū) 咄咄逼人(duō)惶恐不安(huáng) 休戚相关(qī) 2.写对字形 1◎写法归纳(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文章先论述了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其体验母爱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而后阐释父爱和母爱的根本区别。最后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走向完全成熟。(2)对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在阐释父爱和母爱的区别时,紧紧围绕“无条件”“有条件”这一区别,使读者更清楚地把握其不同。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代表思想世界,这些阐述都给人以新鲜感和有益的启示。◎写法精讲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两种事物一经对比,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间的差异。因此,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特别是本身就含有对比因素的题目,如《俭与奢》《索取与奉献》《“知足长乐”与“知不足长乐”》等,都适宜用此法完成作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防止出现两种弊病:1.生硬对比。有些人在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2.不加分析。即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