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1/5
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2/5
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3/5
琵琶行 导学学案导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导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导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导学步骤 一、作者简况1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 44 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 2 诗歌主张“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诗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意义。“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反映人发疾苦。3 诗作《白氏长庆集》71 卷,存诗 2806 首。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分类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题二、品“情”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 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 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3 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三、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 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课堂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 诗言志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复驾言兮焉求④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12.选出加点字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王之涣的《凉州词》与李清照《漱玉词)B.郭茂倩编的《乐府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鲁人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