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2.5《再别康桥》学案 北京版必修2

高中语文:2.5《再别康桥》学案 北京版必修2 _第1页
1/3
高中语文:2.5《再别康桥》学案 北京版必修2 _第2页
2/3
高中语文:2.5《再别康桥》学案 北京版必修2 _第3页
3/3
徐志摩和他的"康桥情结"——《再别康桥》的延展美读威远县龙会中学 李新明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短短的 36 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诗集 4 部,散文集 4部,小说集 1 部,剧本 1 部,译作 5 种,以及信札、日记 4 种。这个锐意追求“诗美”、追求“诗化生活”、这个“确是有愿心想把教学设计>文章当教学设计>文章写的一个人”(徐志摩),这个老“想飞”如天马行空的诗人,1931 年 11 月 19 日,坐飞机飞至济南城南州里党家庄,因大雾误触开山山顶去逝后,他的梦永远成了一个梦,可他的诗却留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读者吟颂不衰,他的追求、他的奋斗、他的精神却是人们永远也谈论不完的话题。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黄炎培的诗则长歌当哭:天纵奇才死亦奇,/云车风马想威仪。/卅年哀乐春婆梦,/留与人间一卷诗。/白门哀柳锁斜烟,/黑水寒鼙动九边。/料得神州无死所,/故飞吟蜕入寥天。/新月娟娟笔一支,/是清非薄不凡姿。/光华十里联秋骂,/哭 到交情意已私。然而,“康桥”则是他短短一生的亮点,辉煌一生的转折点,更是徐志摩成为徐志摩的奠基。正是这两年的康桥生活凝结成了徐志摩生活中那非凡响的“康桥情结”。 一、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20 年 9 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21 年,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1922 年 10 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那何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再别康桥》第二节、第三节) 这岸边柳树倒影康河,浸透了诗人的欢喜,更蕴含了诗人的眷恋,而康河的水草,则更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2.5《再别康桥》学案 北京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