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全 反 射深圳市翠园中学 张永春一、设计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为主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式”为主的学习。二、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分析1.课标要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这里的要求是:“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全反射》是高中物理选修 3-4 的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全反射现象研究,既是对反射和折射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又为下一节“棱镜”的学习作了铺垫。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了物理必修一、二册的新教材,已经逐步体会出了新教材的思想,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指导和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07 -深圳市罗湖区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2.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2)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教学难点:全反射现象的应用五、教学过程1.创设实验情景,导入课题 我们大家先看一个演示实验。【演示一】弯曲的玻璃棒能传光。先介绍这个实验的装置,然后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玻璃棒的下端是否有明亮的光传出来。为什么暗盒里电灯泡发出的光能通过弯曲的玻璃棒传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2.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