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 书 是 指 《 论 语 》 、 《 孟 子 》 、 《 大 学 》 和 《 中 庸 》 ; 而 五 经 是 指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四书五经,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四书五经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名篇,表达了古代思想家地社会、人生的思索,反映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学、民俗等诸方面的情况。大 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 文 : 世 上 的 事 物 都 有 本 末 始 终 , 明 确 它 们 的 先 后 次 序 , 那 就 接 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 者 , 先 修 其 身 ; 欲 修 其 身 者 , 先 正 其 心 ; 欲 正 其 心 者 , 先 诚 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 文 : 古 时 候 想 要 使 天 下 人 都 发 扬 光 明 正 大 的 德 行 , 就 先 要 治 理 好自 己 的 国 家 ; 想 要 治 理 好 自 己 的 国 家 , 就 先 要 管 理 好 自 己 的 家 庭 ; 想要 管 理 好 自 己 的 家 庭 , 就 先 要 修 养 自 己 的 身 心 ; 想 要 修 养 自 己 的 身 心就 要 先 端 正 自 己 的 心 志 ; 想 要 端 正 自 己 的 心 志 , 就 先 要 证 实 自 己 的 诚意 ; 想 要 证 实 自 己 的 诚 意 , 就 要 丰 富 自 己 的 知 识 ; 丰 富 知 识 就 在 于 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3 、 汤 之 《 盘 铭 》 曰 : “ 苟 日 新 , 日 日 新 , 又 日 新 。 ” 《 康 诰 》 曰 :“ 作 新 民 。 ” 《 诗 》 曰 : “ 周 虽 旧 邦 , 其 命 维 新 。 ” 是 故 君 子 无 所 不用其极。译 文 : 商 汤 王 刻 在 洗 澡 盆 上 的 箴 言 说 “ 如 果 能 够 一 天 新 , 就 应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