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 岁月,那时,我的爷爷也就三十来岁,生活在一个大山里的小山村里,依靠打猎和种着东一片西一片的几块巴掌大的薄薄山田艰难度日,在他用不规则石头砌成的两间低矮小屋里,还住着奶奶和怀抱里嗷嗷待哺的我父亲。爷爷穷的常常连饭都吃不上,却交了一个有钱的好朋友。他这个好朋友是个商人,用家有万贯来形容也许有点过分,不过,爷爷知道,他交的这个朋友绝对不是个小商小贩,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每隔一段时间,商人都要进一趟山 ,收一些药材和山货,顺便也会把一些动物的皮毛带到山外去。这个商人每次进山都是独来独往,身上带好多钱也不怕。那年头兵匪土匪四处乱窜,商人的身上常常掖了两把手枪,身上还插一把匕首。他还会使双枪,而且有百发百中的本领,商人的身子轻轻一纵,就能跳到头顶的树杈上。因为有这样的枪法有这样的轻功本领,所以才艺高人胆大。不知道爷爷是怎么和这个商人交上好朋友的,爷爷只知道商人的名字叫张老二,还只知道张老二就住在山外一个叫张家寨的村子里。那个张家寨的村子爷爷根本就没听说过,当然他也从没去过。有一次,商人又进山,身上仍然带了许多钱。商人低头匆匆走进爷爷用石头砌的那两间小屋里后,就把装钱的钱袋子扔到了爷爷的床上,商人说他进山时感觉有个“兔崽子”在若隐若现地跟着他走了好长一段路,他出去走一趟再试探试探。商人不等爷爷说什么,就一拍屁股走了。结果,商人这一走,一连几个月,就再也没有他的任何音信。有一天夜里,我父亲突然高烧不止,奶奶用了许多土方和草药,可根本是无济于事。奶奶看着我父亲的小脸憋得通红通红,就愁眉苦脸地对爷爷说:看来,只好到山下的济春堂找大夫去看了。济春堂是山下小集镇里的一家药店,有一个方圆知名的大夫在里面坐诊。到药店看病需要花钱,可爷爷抖遍了屋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找到一分钱。奶奶在这个时候就提到了商人的那个钱袋子,奶奶的意思是先挪用一下里面的钱,给儿子看病要紧。爷爷的眼一瞪,拎起猎枪说:“我现在就进山里打猎去,人家的东西不能动。”说完,就急匆匆进山了。爷爷打猎迟迟没有回来,奶奶终 于等不及了,她抱着我父亲 ,深一脚浅一脚往山下跑去了。大夫对我奶奶埋怨着说:“这孩子再晚来一个时辰,就烧到肺部不好医治了。”奶奶买药的钱是她从那个商人钱袋子里抽出来的,奶奶想,等有了钱再还上也不迟。奶奶抱着父亲回来时爷爷也已经回来了。爷爷说:“你到底偷偷拿了人家的钱。”奶奶委屈地说:“人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