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高考时事作文素材:农大院士举报前校长学术腐败有啥江湖恩怨 事件概述:包括 4 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内的 6 名举报人,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学术腐败。被举报人石元春以及举报人李季伦、陶益寿、林培等都年过八旬,其中李季伦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观点提炼 1(广州日报发表晏扬的文章)在一个大力宣扬“科教兴国”并将“创新型国家”作为追求目标的国度,学术腐败泛滥成灾,这是无比辛辣的讽刺。任何国家都有学术腐败,但目前中国的学术腐败堪称“奇观”:其一,学术腐败的“级别”高,动辄是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大学教授身陷其中。近年来仅大学校长级别的学术丑闻就让人目不暇接: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辽宁大学副校长、西南交大副校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其二,学术腐败几乎没人管,找不到哪个部门负有查处学术腐败的职责。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丑闻大多发生在教育界,尤其是高等院校。教育部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对学术不端要“零容忍”、一查到底,但将查处学术腐败的责任推给高校,甚至表示如何处理学术不端是高校自己的事情——让高校自查本校领导、导师以及被奉作“宝贝”的院士的学术腐败问题,怎么可能查出个所以然来?其三,与“没人管”相对应,学术腐败问题大多不了了之。清华大学教授汪晖被指涉嫌论文抄袭,虽有众多学者呼吁汪教授站出来予以澄清,但汪教授选择了沉默。近年来,好像只有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受到了处罚,被撤销副校长职务。反观其他一些国家,对学术腐败才真是“零容忍”,韩国的“黄禹锡事件”就是明证。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里有很多“潜规则”,而最大、最坏、最可怕的“潜规则”,恰恰是对学术腐败的宽容乃至纵容。 观点提炼 2(新华网小蒋随想)中国农业大学对此事的回应令人揣摩。农大称这些人均已退休,举报属于私人恩怨,农大目前还不掌握任何信息。农大不但没有表示将展开调查,而且给人一种“退休就算了”的感觉。与其说这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倒不如说这是在逃避卸责。就算是石元春已经退休,但其确实曾是农大校长,其被质疑剽窃的成果也是在农大任职期间搞出来的,农大肯定因为相关成果、院士名号沾了不少光。现在,农大却想成为“局外人”,也想只看热闹,这可能吗?实名举报的内容清清爽爽,不仅逐一摆出事实论据,而且还提供了参考资料与具体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调查抄袭与剽窃真的很难吗?研究一项成果或许有难度,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