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十四章 章末能力测试题(教师版)一、单项选择题(共 44 分,每小题 4 分)下图中有一条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的河流。读图完成 1~2 题。1.该河( )A.有较长的结冰期B.在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C.流域内多涝洼地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2.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B.在上游修建水库C.在下游以蓄洪为主D.在中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 3~4 题。3.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4.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读图,回答 5~7 题。5.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不可再生能源)两种分别代表(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C.风能、煤炭 D.水能、石油6.在我国,甲能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江南丘陵 B.内蒙古高原C.横断山区 D.长江三峡7.针对我国太阳能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利用量最多的国家B.四川盆地由于多阴雨天气,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匮乏地区C.我国东部沿海,晴日多,太阳能最丰富D.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答案】5.C 6.B 7.B 【解析】考查能源的分类及分布。第 5 题,甲为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长最快,乙为非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呈负增长,可推断为煤炭,结合德、美、丹麦风力资源丰富(受 西风带影响)且技术力量雄厚,有风能开发利用的条件,故选 C。第 6 题,根据上题中的结论甲能源是风能,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西 北、华北和东北“三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和内蒙古,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故选 B。第 7 题,太阳能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总体上东南较少,西北丰富,其中四川盆地匮乏,青藏高原地区最丰富。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 8-9 题。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