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考语文 小希望 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素材运用

2013高考语文 小希望  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素材运用_第1页
1/2
2013高考语文 小希望  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素材运用_第2页
2/2
2013 高考语文素材运用:“小希望”,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 我们共同依存的社会,需要超越世俗与情感的爱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对“80 后”夫妻捐献爱女“小希望”的遗体器官,并使两名来自北京、天津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续的故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股感动的暖流,多达 20余万网友纷纷发帖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敬佩。 “小希望”原名冯峻熙,出生于 2010 年 4 月 12 日。“孩子出生后不久,发现她抬不起头,四肢无力,经诊断,孩子得的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母亲王晓菲说。尽管父母知道女儿病情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但 26 个月来他们从未放弃过。然而,2012 年 1 月,“小希望”肺部感染,病情越来越重。 王晓菲是在“小希望”去世前的一个星期做出捐献决定的,“之前在电视上对人体器官捐献有了一些了解,我就在想,万一有一天孩子不行了,我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她的生命?是不是可以帮助其他母亲不再遭受我的痛苦?”王晓菲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便开始与冯磊商量。经过妻子的劝说,父亲冯磊决定捐献“小希望”身上一切可以捐献的器官。6 月 8 日,“小希望”病情恶化,后被诊断为脑死亡。6 月 9 日,“小希望”的父母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就在签字前,冯磊对大夫说:“我最大的遗憾是两年来没有听到孩子叫过一声‘爸爸’,现在能不能满足我最后一个要求,让我最后亲一下我的‘大丫头’,这样我心里也能好过些。” 也正是在签署登记表的时候,女儿的名字被改为了“希望”。王晓菲告诉记者:“孩子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希望,现在她离我们而去了,我们仍然希望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能够顽强生活,爱惜生命,好好活着。” 媒体评点捐献孩子的器官需要勇气,因为这不仅要超越世俗,还要超越情感。世俗不允遗体不全,情感不舍儿身毫发。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两大障碍让许多人放弃了器官捐献,而许多患者也因此陷入病痛折磨,没有移植器官,康复近在咫尺,却常远在天涯。小希望的父母超越了,也就获得了常人难以获得的悲寂中的欣慰情感。小希望,生命结束了,但她的器官作为其生命的部分载体,依然存活。这正是生命以器官的形式实现延伸,这正是靠人力所能实现的最大生命拯救。“你们的希望不会离去,因为你们心中有爱!”网友们的敬意,也是我们的祝福。话题拓展 超越世俗的爱;人间大爱;善良的美好;生命的延伸;爱让希望永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考语文 小希望 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素材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