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晒“权力家底””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公布审批部门、解释设定依据、明确审批对象……近日,国务院决定向社会公开其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释放进一步规范“印把子”的强烈信号,划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清晰路径,更让人看到约束权力、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晒“权力家底””问题? 每一个审批项目,都对应着一项具体权力。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可称“正面清单”,是对公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的要求。 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便作出承诺,至少要取消、下放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 1/3。“言必信,行必果”,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分五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下放任务已完成 1/2。“自我革命”“壮士断腕”,政府用实际行动履行诺言,收获了市场和社会的一致点赞。有企业主感叹,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不用再为一个公章操碎心、跑断腿了。 诚如专家所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 回顾 2013 年总理记者会、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和今年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简政放权始终都是“当头炮”。此次公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更是政府晒自己的权力家底。锁定“底数”、接受监督、听取意见,这一举措抓住了牛鼻子,能起到一石三鸟之效。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还常有“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数字游戏,也常有“有 利不放、无利推让”的隐性规则。的确,每一个审批项目都对应着一项具体权力,调整之难可想而知。要改到实处、取得长效,需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次公开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同时进一步摸清家底,便于精确锁定改革目标。此外,开门搞改革、广泛听取意见的方式,有利于凝聚众人拾柴的心劲儿,集萃群智,不断为后续改革出新招、谋实效。 行政审批制度的大动作,与简政放权的改革思路相契合,彰显了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廓清了政府运行的权力边界。下发通知中,“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迈进”的表述也颇耐人寻味。如果说对市场主体日渐明晰的“负面清单”,意味着“法无禁止即自由”,那么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可称“正面清单”,是对公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的要求。政府部门严格按照公开目录履行审批职能,清单之外事项皆由市场主体依法自主决定,一正一负,必将激发巨大的发展正能量。 公开不是目的,更不是为了固化现状,而仅仅是改革的开端。下一步,需要的是让公开真正发挥效用。听取社会各...